时间:2022-12-11 11:19:14 来源: 提交人:新闻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精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融合,切实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12月10日,由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协会主办,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师范学院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近30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部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大学生代表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协会会长陈碧华教授主持。
会上,长沙师范学院副校长徐庆军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会贯通和同向同行一次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对推进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敬龙军教授从实践探索方面讲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之问,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深挖精炼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湖南科技大学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路径实践,形成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完善了“红色文化+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建设,激励了众多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刘亚云指出,体育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产生积极影响。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创新能力、体育精神和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知识。
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李艳翎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个不同的概念,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顶层设计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前提,教师推动是主体,改革试点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课程思政”是一项综合改革,涉及实施平台、实施载体、评价指标、长效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协会会长陈碧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体育课程思政是一项育人的德政工程,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重要论述等融入全课程中去,深入挖掘体育教学蕴含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的思政元素,把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体育课程思政新模式。她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水平,增强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要引导体育教师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将汗水洒在操场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争当道德品质高尚、业务水平精湛、育人能力高超的新时代的体育“大先生”。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省内各高校体育专业之间的交流,对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体育教学、训练、群体运动全过程,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彰显湖南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创新特色,不断推进湖南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构建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贡献学校体育的力量。
(来源:体育科学学院 宋彩珍 编辑:孙慧敏 责编:蒋毅莹 审核:邓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