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0:04:37 来源: 提交人:新闻网
【编者按】1912年,徐特立创办了长沙师范学校。期间,徐特立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他既当校长,又兼教员、校工;聘请了朱剑凡、杨昌济、辛树帜、易培基、方维夏等学者名流和革命志士来校任教,铸就了长沙师范学校的优良传统。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投身革命,培养了田汉、许光达、刘英、廖沫沙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建国后,徐特立虽然身居北京,年事已高且政务繁多,但始终关注长沙师范学校,先后于1953年、1955年、1956年、1958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九次回校视察指导,对学校寄予殷切厚望。
红色,一直是学校最光荣的底色,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今天,是老校长徐特立先生诞辰146周年,我们推出“人民教育家徐特立”故事专栏,以声音和文字的方式向老校长徐特立致敬。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特立精神”,踔厉奋发绽芳华,笃行不怠向未来。
“永远的老师”
1937年1月,党中央在延安为徐特立60寿辰举行庆祝大会。毛泽东到会讲话,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佩服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二年春,该校合并于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有才有德的好老师,其中一位就是徐特立。对于徐特立,不少同学早就有所风闻,都知道这位徐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长沙师范学校的校长,又曾担任过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省教育司的科长,在社会上颇有名气;他只读过6年私塾,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和数学等多科知识;他18岁开始当塾师,以后又亲手创办了多所新式学校,门生遍长沙……能遇到徐特立这样有名的老师,同学们都引以为荣。毛泽东也是如此。
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是春季开学,第一师范却是秋季始业。当时的学制,师范预科1年,本科4年,因此,毛泽东多读了半年书,直到1918年暑期才毕业,共读了5年半。徐特立从1913年春至1919年夏在第一师范教书,共教了20个班、762名学生的教育学、修身科和各科教授法,并兼实习主任。在湖南一师,毛泽东与徐特立有4年半交往甚密的师生关系。
有一天,下课后,毛泽东走到正在教师休息室里看书的徐老师身边问道:“徐先生,您读书的经验,可以谈一些出来,让我们效仿吗?”徐特立打量着这位大名鼎鼎的毛润之同学,回答说:“润之,我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要看通、看透。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认识书籍的价值,要用一个本子摘录书中精彩的地方。总之,我是坚持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这样读书,也许进度会慢一点,但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不但能记得牢固,而且懂得透彻。”毛泽东认真聆听和学习徐先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并且终身实践之。徐特立以他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求知若渴的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之一。
1937年1月30日,徐特立60寿辰,毛泽东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老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祝寿信,并当晚派人送到了徐特立手中。信的第一句是:“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最崇敬之情。(来源:徐特立研究中心 宣传统战部)